芒果体育新闻

芒果体育投资者如何对待股价?常青私募六禾夏晓辉最新分享句句都是价值投资者的心流……

2023-04-0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常青私募六禾致谦创始人夏晓辉,在上海交大校友会金融投资分会与创业创投联合会2023年会上,围绕“投资者如何对待股价”,分享了他结合传统文化和投资智慧的跨期思考。

  六禾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私募机构之一芒果体育,在A股市场躬行近20年,几乎伴随了中国价值投资理念萌芽生长的全过程。

  夏晓辉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硕博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经系,是典型价值投资者,践行长期主义。

  聪明投资者曾多次参加六禾的内部读书会和一些小范围交流,细细感受过这位掌门人的知行合一。

  “不管是我们的人生还是企业,你要获得长期的增长,其实要有一个重要的基石,就是可积累性。”

  “人性中固有的时间偏好会让我们更在意当下,但我们应该以一个更长的时间跨度去思考。”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灾难除了是一面镜子,还是甄别卓越企业和获得超额收益的良机。”

  夏晓辉曾反复说,真正的长期价值源于客户锁定,始终会重点关注那些从根本上具有客户锁定能力的公司。

  尤其在过去5年里,六禾光辉岁月1期每一年都战胜了沪深300指数,在2021年、2022年市场下跌的年份仍然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正收益。

  必须得说,这种马拉松长跑中,经历过煎熬,又能进入较高“巡航速度”的状况,在公私募、新老投资管理人中,都很罕见。

  他本次的演讲内容和风格极具代表性,知识与智慧交融,让人想起芒格挚友、《穷查理宝典》主编彼得·考夫曼。

  夏晓辉智取《道德经》里简朴道理结合于投资,比如怎么看待ChatGPT,如何看待新能源和老能源的关系。

  而老子的迂回之道、太极和围棋中的势与力,引入到企业家精神上,“势”则是与客户共赢、与合作伙伴甚至对手共赢的思维;落到投资上,则是着眼于长期投资和逆向投资。

  夏晓辉解释,这和人性中的“时间偏好”特点有关。比如只权衡当前的机会,迫切渴望收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与变化视而不见。

  夏晓辉的演讲,是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脉脉心流,是如何认知到如何用心去消化自洽,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

  除了觉得时间太短,其他都很赞。聪明投资者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一样有获得感。

  刚才五位二级市场投资嘉宾提及ChatGPT的时候,回答是非常有意思的,跟我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比较match。

  巴菲特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投资的人只需要学好两门课程:如何估值企业,如何对待股价。

  1000个投资者在股价变化跟前,会有1000种态度。我想先引入一个概念,“迂回之道”。

  “迂回之道”这个词,中国道家和奥地利学派都会提到,我用《道德经》里面的三句话来做个铺垫:

  第一句话: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第22章)

  不自我表现所以明智,不自以为是所以彰芒果体育显美德,不攻击别人抬高自己所以功德无量,不骄矜自负自夸所以能不断成长。

  意思是,怎样才能使浑浊停止而变得清彻?当一杯水很沸腾的时候,能看到很多杂质,怎么对待这种情况?

  第三句话,也是道德经里被引用的最多的一句话: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四十章)。

  王德峰教授(注: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对这句话有一个解读: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

  第一,如果你要得到一个事物,就要从它的反面开始。比如强大从弱小开始,高处从低处开始。

  第二,如果你要长久地保持一个事物,必须让这个事物包容它的对立面。这个事物如果没有能力包容它的对立面,它自己很快就要结束了。

  迂回之道,就是愿景目标不变,但环境变了,硬上是不可取的,策略需要相应的变化。

  《资本的秩序》里有句话:暂时放下直接目标,先寻找中间目标,积累优势,最后直接目标水到渠成。

  投资中的迂回之道就是:放弃直接获利的途径,采取困难和迂回的路径,暂时的亏损是一个中间步骤,是为了将来获得更大的潜在优势。

  说完迂回之道,我们再讲一个概念:“势与力”,是迂回之道更细致、更贴切的一种诠释。

  比如在太极推手里,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推,而在于收。太极拳里的“无为”,优势并非来自用力,而是来自周旋过程中的牵引,来自引导事件发生,而不是强迫事件发生。

  “把对方的力量化为虚无,然后迅速反攻”,也就是诱导对手扑空或失去平衡是中间目标,目的是获得有利位置,之后即可向对手发动攻击。

  “取势”是围棋中的首选策略:通过慢慢占领关键位置,不断取得潜力和相对优势。起初难以察觉,但这些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浮现。

  后者相对从容,计划好时间,有时甚至为了确保未来,暂时将无关紧要的胜利拱手让人。

  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家利用“势”,以迂回的方式达到过程中微妙甚至无形的每一步。

  比如做企业,不要总是想着打败对手,要琢磨客户,要总是想着怎么为客户创造价值。无论什么策略,着眼于打败对手是力,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势。

  放在投资上,拍卖是力,“价高者得”,这是典型的力。如果是着眼于长期投资和逆向投资,则是势。

  力难以长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23章)。这个时候,时间是外部变量。

  关于“势与力”,苏东坡的注解是最经典的。这是我从林语堂著的《苏东坡传》里摘的一段线日,苏东坡迅速衰弱下去,呼吸已觉气短,这时全家都在家里。方丈走得靠他很近,向他耳朵里说:“现在,要想来生!”

  苏东坡在最后即将离去的时候芒果体育,好朋友方丈对他说现在要想来生。另一个朋友钱世雄说,想来生,你就会很愉悦。

  那为什么是曲成万物?为什么要迂回之道?为什么我们更多选择的是“力”,而不是“势”呢?

  人性中固有的时间偏好,用教科书中的话说,是指对于相同的消费束,行为主体总是偏好现在甚于将来,时间偏好率就等于现在消费与将来消费的边际替代率。

  我们总是会为最易得和最确定的东西(通常在当下)赋予更大的价值,而非那些我们难以把握,是否会实现的事情(通常在未来)。

  比如只权衡当前的机会,迫切渴望收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与变化视而不见。

  所以,现在和将来的享受之间可能存在“巨大差异”,而未来的享受和更未来的享受之间,只有非常小的差异,甚至没有差异。

  折现率并不是一个不变量。我们在对未来的收益进行价值评估时,倾向于对较近的时期采用更低的折现率,对较远的时期采用更高的折现率。

  郭广昌说过,马云告诉他,一年就赚钱的生意会有无数人与你竞争,但如果是十年才赚钱的生意,就没有几个人竞争了。

  市场只能被理解为一个过程,一个目的导向的过程,其中因果关系均指向市场参与者的目标。

  感受这个过程,中间可能会有一些损失,但你可以明显觉察到事情的变化,这种变化为我们获得大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所有的行动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其中总有步骤和“时间片断”,其目标是“消除未来的不安,哪怕只是即将来临的瞬间的未来”,行动是为了缓解我们无法满足的“急躁和等待带来的痛苦”。

  为什么要行动?投资者经常会碰到这个问题。交易行动其实就是为了缓解我们“急躁和等待带来的痛苦”。

  我们二级市场投资者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休息状态是所有急切状态的一个间歇性结束,是交易单流通过互利的交换而处理完的一个中间点,而且它会一次又一次地在市场中重现。

  第二个对“市场先生”做了非常好诠释的就是索罗斯。他讲,可以用两个相对简单的命题说明他的核心思想:

  ;另一个是改变现状,使之对我们有利,可以叫参与或操纵功能。索罗斯把这两个点用在金融市场后,他的结论有两点:

  这一过程会在发展中受到负反馈的检验。(负反馈是自我纠正,正反馈是自我强化。)

  最终,市场预期变得与现实相差太远,致使人们被迫承认错误观念的存在,才会被纠正。

  这个图大家都看过,遵循这一模式的泡沫现象会经过几个明显的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长短和强弱很难预测,但是顺序有内在的逻辑。

  我们总是更多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所以连续三个季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恶化,对公司的认同就会发生大幅度的改变。同样的道理,三个季度的连续增长,也会大幅度改变市场的看法。

  因为市场呈现的画面总是离现实有偏差,所以我觉得也不要去较线、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第一个博弈,是投资者和“市场先生”谁能更早发现内在价值不断增长的卓越公司。

  先胜后战,就是说要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你才决定去战。毛主席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什么时候打?算好这场仗一定能赢就打。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百战百胜——打了一百次胜仗,还没解决问题,还要接着打,这不算善战。

  投资的关键,是要找到“能把处于海平面的存量财富的势能提升到青藏高原高度”的卓越公司。然后,伴随这些卓越公司从青藏高原一路奔流到大海,释放能量。

  伯克希尔哈撒韦最新的年报谈到,过去60年,每隔5年就有一个重大的机会,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奋力一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