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体育新闻
消费金融2023:加速“补血”、高管更迭还有7张罚单
回望过去的这一年,消费金融行业整体也有诸多变化。ABS回暖,金融债重启,从业机构融资渠道更显多元;背靠建设银行,新玩家建信消费金融强势入场;高管更迭、罚单与新规并行,从业机构也在合规路上持续探索发展新路径……
基于金融从业机构展业规模的要求,“补血”依旧是消费金融机构2023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相较于2022年,ABS明显回暖,成为消费金融“补血”的主要渠道。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查询发现,2023年全年,在已开业的31家机构中,马上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8家机构发行了共计18期ABS,合计发行规模为251.41亿元。而在2022年同期,5家消费金融共计发行132.73亿元ABS。
年内发行ABS的机构中,马上消费金融以85亿元的发行规模排名第一,共计发行6期ABS。湖北消费金融发行规模9.04亿元,为年内发行规模最低的机构。
按照监管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发行ABS需要满足成立满三年、连续盈利满两年等硬性要求,同时还需要获得监管批复同意。而在2023年8月,芒果体育app下载人民银行曾提出大力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和ABS,募集资金积极开发特色消费信贷产品,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受到利好政策影响,除了ABS发行回暖外,消费金融领域停滞两年的金融债发行在年内也迎来首次开闸。2023年11月24日,兴业消费金融发行“2023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发行规模15亿元,发行期限为三年,票面利率为3.03%,主体评级及债项评级均为AAA。
除了前述外部融资渠道外,年内还有宁银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以及苏银凯基消费金融相继通过股东增资方式完成了新一轮增资。其中,宁银消费金融在易主、更名后,于2023年4月获批增资,注册资本从9亿元增至29.11亿元,宁波银行持股92.79%;蚂蚁消费金融在2023年10月将注册资本由185亿元增至230亿元,蚂蚁集团持股50%;同年12月14日,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26亿元变更为42亿元,江苏银行持股比例56.44%。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消费金融公司现有融资渠道主要包括股东增资、同业借款、银团贷款以及发行金融债券等不同类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降低机构融资成本的同时也优化了公司的负债结构。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消费金融拓宽融资渠道,能够更好地实现流动性“回血”,从而增强公司本身的流动性支持。而增资补血回暖,一方面说明当前监管对消费金融融资有所放松,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渠道增多,另一方面也表明消费金融公司在持续扩大经营规模,期间则需要保持高标准的风控。
消费金融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则指出,2023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频频增资,是其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实现稳步扩张的一个缩影,主要目的是多措并举优化自身融资结构,夯实机构资本实力,也反映出消费金融行业整体持续向好的态势。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信息统计发现,在已开业的3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年内至少有包括中原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在内的22家公司发生高管职位变动,变动次数至少达到36次,涉及岗位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裁、董事、首席风险官等核心职位。
其中,消费金融行业年内最后一次履新发生在招联消费金融。2023年12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一日披露3张招联消费金融相关的任职批复,薛银显、毛付根以及陈昆3人分别获批担任招联消费金融总经理助理、独立董事以及总经理助理。按照监管要求,相关拟任人应当自本批复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并向金融监管局报告,未实际到任履行相应职责,且未提供正当理由的,本批复失效,由金融监管局办理注销手续。
在同月的22日,招联消费金融还有一位独立董事包国宪的任职资格获批。2023年全年,招联消费金融共计完成了4位高管人员变更。而年内与招联消费金融变更数量相同的还有南银法巴消费金融,2023年2月,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完成风险总监、副总经理以及总经理助理3个岗位的人事变动,其中仲建国任风险总监,贺静、张明南任副总经理,彭艳艳任总经理助理。
此外,年内还有6家消费金融公司迎来新的“掌门人”,分别为中原消费金融董事长马景鹏、金美信消费金融董事长陈俊斌、小米消费金融董事长岳凯、湖北消费金融董事长蔡碧、蚂蚁消费金融董事长金晓龙以及唯品富邦消费金融董事长姚芳。
针对高管变动的具体原因和后续业务规划,北京商报记者向招联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进行采访。招联消费金融方面回应称,薛银显和陈昆均在招联消费金融成立初期便加入公司,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背景和金融从业经验,担任新职务后将进一步创新探索普惠服务质效提升,促进公司发展。同时,公司聘任包国宪和毛付根担任独立董事,以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另截至发稿,北京商报记者未收到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回复。
在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看来,在线上化变革需求更加旺盛的消费金融行业。行业竞争加剧了高管的变动,必须通过引入更多的专业化人才来应对市场变化。但同时必须注意,频繁的高管变动也可能影响业务的稳定性。
苏筱芮指出,当前消费金融行业整体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之中,需要根据当下最新形势开展战略、业务等方面的研判,从业机构积极进行高管调整也体现出消费金融公司锐意进取的良好状态。
2023年内,消费金融行业还迎来了一位新玩家。背靠建设银行的建信消费金融带着72亿元注册资本强势入场,在2023年6月正式开业,让市场对于后续行业格局变化有了更多预期。
回望2023年,于消费金融行业而言,也是既有规范约束又有利好支持的一年。从罚单表现而言,年内至少7家消费金融机构受罚,违规事宜涉及催收、征信管理以及贷款管理等方面。相较2022年,罚单数量基本持平,但罚金规模有所下降。
例如,哈银消费金融因违反征信管理相关规定,被罚58万元;长银消费金融因违反征信管理规定,被罚6万元,后又因对合作催收机构管理不完善,被处35万元罚款;湖北消费金融因贷款三查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20万元;杭银消费金融因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落实不到位,被罚55万元。
除了罚单之外,消费金融行业还在2023年末迎来了新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2023年12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形成《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针对消费金融行业准入政策、强化风险管理、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修订优化。尽管前述规定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业内普遍预计消费金融行业将迎来更高监管要求。
不过,促发展、促消费的大背景下,2023年内消费金融在细化的文旅、汽车、乡村金融等场景中也迎来了诸多利好政策。例如,2023年3月,文旅部提出加强旅游类金融产品创新,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产品分期贷款、小额消费信贷、先游后付等消费金融服务;202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年内消费金融公司还涉足不良资产转让,20余家消费金融公司开设了不良贷款转让账户。其中,招联消费金融于2023年12月27日在银登中心开设相关账户。
谈及下一阶段消费金融发展,盘和林认为,2024年的经济重点是拉动消费,而拉动内需消费中,消费金融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消费金融从业机构2024年普遍会采取扩张策略,但在扩张中还需要通过数字手段来增强内控和风控,防范经营风险。
苏筱芮则从合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苏筱芮指出,从过往罚单来看,类似于信息保护、催收等问题已经成为部分消费金融机构中的顽疾。因此,未来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根据过往合规形势,不断完善内控措施,将业务合规的具体内容落实到各岗位,牢牢把握住合规底线年,预计将有更多的机构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智能体系应用到消费服务的全流程之中。同时,消费金融行业的合规性会更上一个台阶,加大和渠道以及消费场景的结合度,用差异化服务争取更多客户也将是从业机构必须注意的问题。”王蓬博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