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体育新闻
芒果体育金融投资ESG白皮书 大型金融机构引领中国ESG实践步入新阶段
近期,我们开启了《深读报告》系列栏目,精选《2022中国ESG发展创新白皮书》中的ESG前沿研究成果,围绕“总览:国际国内ESG政策”“解读:中国ESG政策”“观察:中国ESG生态发展”“实践:优秀企业ESG案例”,与您共看中国ESG发展创新。
上一期《 ESG白皮书 多元主体参与活跃,中国ESG生态初现雏形》(点击此处跳转原文)中我们介绍了中国ESG生态现状:一方面,融入国际议程程度加深,包括联合国系机构获得广泛支持、气候倡议组织机构参与踊跃;另一方面市场基础设施逐步搭建,包括ESG标准促进市场规范、ESG数据服务市场活跃以及ESG指数驱动资本向善。
在全球出现地缘冲突、经济动荡、能源危机的环境下,中国ESG实践芒果体育的步伐稳健向前。中国“双碳”和共同富裕战略的布局与实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推动都使发展ESG及可持续投融资的决心和信心日益坚定。大型资产所有者对于可持续投资理念的接纳程度上升,为国内ESG投资体系提供更多长期资金支撑;资产管理机构ESG实践深化,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仍旧“步履不停”,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可持续融资工具的规模和数量双升,相关市场创新不断涌现。
大型资产所有者是驱动ESG投资价值链持续运作和扩大影响的关键行动者。国际上,许多发达市场的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和保险机构较早开始了负责任投资实践,并推动大量下游的投资管理机构接纳和践行ESG投资理念。
在PRI成立之初,其签署机构中的资产所有者数量占比曾一度超过50%,之后由于投资管理人和服务提供商的大规模加入,占比逐步稳定在10%~20%附近。到2022年9月,全球签署PRI的资产所有者已达到711家。在资产管理规模方面,资产所有者的资管规模占全部签署方总量的比例也稳定在20%~30%的区间内。与之相比,中国在资产所有者签署方的数量占比则在5%左右,其资管规模占比也与国际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距离。资产所有者参与度不足被认为是制约中国ESG投资发展的因素之一。
作为中国最大的两只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司”)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简称“社保基金会”)近年来不断探索可持续投资。截至2021年末,中司总资产达到1.35万亿美元,子公司中央汇金受托管理的国有金融资本5.58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30198.10亿元,其中直接投资资产占33.82%,委托投资资产占66.18%。
2022年,两家国资管理机构更进一步——从政策发布落实到行动方案,从海外试点走向国内落地(见图表 1)。其中,社保基金会启动可持续投资产品招标事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社保基金招标一向以高标准、严要求著称,其启动可持续投资产品招标,不仅意味着将有更多的长期资金流向境内ESG投资领域,更是显示出其作为资产所有者对可持续投资理念的接纳,料将示范、引导更多境内资产所有者开启类似招标,同时这也是对中标机构ESG投资能力的认可与鼓励。
保险公司(及其资产管理公司)具有资金体量大、管理周期长等特点,这与ESG投资追求长期价值回报的取向较为契合。2022年9月,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ESG尽责管理倡议书》,提出六项鼓励国内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共同遵守的ESG尽责管理倡议,涵盖利益相关性、决策机制、监督执行、沟通协同、信息披露和能力建设等方面。
国内保险行业在ESG投资实践方面处于起步阶段。2018年以来,部分国内头部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开始发挥“带头羊”作用,先行签署PRI(包括3家保险公司和2家保险资管),并且不断开拓可持续投融资业务。此外,在绿色投资领域国内保险业已有长期、丰富的实践积累,为未来践行ESG投资打下一定基础(见图表2)。
近年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国内外资本市场负责任投资需求,不断精进ESG投资研究实力,踊跃创新和发行相关主题产品,助力国内金融体系的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2020年以来ESG主题公募基金市场呈现活跃态势。从基金发行方面看,截至2022年9月底,中国内地市场共发行ESG主题基金181只[1];其中,2022年前三季度新发27只,在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下,新基发行数量较2021年有所下降(见图表3)。
市场热度有所降温,但产品创新不止。在基金类型上,国内市场2022年首现ESG纯债基金发行,体现出有关公募将ESG策略运用到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中的能力逐渐成熟。
在投资策略上,在华夏基金2022年2月发行“华夏ESG可持续投资一年持有期”基金中,将“ESG动量策略”实现了产品落地,为国内市场首创。
从基金规模方面看,截至2022年9月底,中国内地市场ESG主题基金总规模达2734.64亿元[2]芒果体育,同样是受到整体行情影响,较上一年末的3559.84亿元规模有一定缩小(见图表4)金融投资。
从基金份额方面看,在经历2021年的发售高峰期后,中国内地各类ESG主题基金份额变化在2022年趋于稳定,前三季度累计净增79.01亿份,也因此推断出ESG主题基金总规模下行可主要归因于单位净值的下降。
从基金类型方面看,目前内地ESG主题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在累计数量上占据主流位置,分别占总数的38.67%和33.70%;在2022年新发的ESG主题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则占据多数,达到62.96%(见图表6、图表7)。
2022年,各类ESG主题基金的规模占比保持稳定。截至2022年9月末,被动指数型、偏股混合型与普通股票型是ESG主题基金中主要的三个类型。与2021年12月末相比,被动指数型ESG主题基金规模占比稍有下降,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则初步崭露头角,占据2.33%的市场份额(见图表8、图表 9)。
从基金收益率方面看,目前国内已经发行的180只ESG主题基金整体收益良好,相较于沪深300、中证800等宽基指数表现优秀。
2022年,由于受到新能源板块价格波动的影响,相关主题的主动管理类与被动指数类基金产品收益率均受到较大影响。在其余主题基金中,环境主题基金表现依旧相对出色,其中主动管理类要略优于被动指数类基金;ESG基金收益率在各主题中排名中游,社会和公司治理主体基金收益率相对较弱,但仍优于大盘宽基指数(见图表10)。
2022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领域的ESG实践明显提速芒果体育。截至2022年9月底,中国内地私募基金机构有PRI签署机构47家,其中2022年签署的就有17家,占近四成。新签署PRI的私募基金机构中不乏管理国资背景机构和管理规模50亿元以上者,可以预见未来ESG投资更广泛地影响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投后管理是私募股权投资中的重要一环,也是ESG投资策略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于2022年3月发布的《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1)》(以下简称“《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中的数据,在受访机构中有56.0%表示会主动提升项目企业的绿色绩效,较上一年23.8%的比例提升显著。
信息披露同样也是ESG尽责管理中的必要工作,也是防控“洗绿”风险的保障。根据《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中显示的数据,受访的私募股权基金中有58.8%主动披露绿色投资策略实施情况,相较于2020年增长6.4个百分点。
近三年来,国内ESG主题理财产品发行活跃,且在数量呈上升趋势。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市场共发行77只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3],已超过2021年全年发行数量(见图表11)。存续规模方面,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提供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134只,存续规模约1049亿元,较2021年底存续规模增长87亿元,但相比同期银行理财市场29.15万亿元的规模而言,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内可持续融资工具从聚焦绿色和普惠领域,逐渐拓展至更广泛的可持续议题范畴;同时,各品种可持续融资工具的数量和规模多年保持上升趋势,为吸纳更多资金支持可持续发展不断拓源引流,也为ESG投资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标的选择。
可持续信贷规模稳健增长,新型产品渐次落地。绿色贷款方面,截至2022年9月底,国内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0.9万亿元,较上一年末的15.9万亿元增长31.4%;2022年前三季度新增绿色贷款规模持续上升,共计新增10.46万亿元。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国内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绿色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其中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绿色贷款余额增长较快,二者之和占总绿色贷款余额比例稳定在67%左右(见图表 12)。
普惠金融贷款方面,贷款余额持续上升,覆盖企业数量增长。截至2022年9月底,国内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达到31.39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普惠贷款余额23.16万亿元,占73.7%;2022年前三季度新增普惠金融贷款10.28万余元,其中新增小微企业普惠贷款6.30万亿元。在贷款规模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获得了普惠贷款:普惠小微贷款覆盖经营主体数量从2018年底的1815万增长至2022年9月底的5389万,不到四年内增长近两倍(见图表13)。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SSL)作为一种将贷款利率根据约定的可持续发展(ESG)绩效目标完成度调整的贷款,是一种激励企业和项目实现绿色可持续转型的新型融资工具。2022年,国内多家市场主体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领域的创新(见图表14)
可持续债券是一类支持可持续投融资活动的债券融资工具,按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的分类可分为:绿色债券、社会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等类型。
从2015年国内首次推出绿色债券,到2022年6月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和证券交易所分别推出转型债券,我国金融市场基本覆盖了以上各类可持续债券产品,为可持续融资构筑了日益丰富的渠道,也为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可持续主题投资标的。
近年来,国内可持续主题债券市场保持高度活跃。根据Wind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9月,各类可持续主题债券(包括:绿色债券、社会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可持续挂钩债券)[4]累计发行总规模达65283.35亿元,其中绿色债券规模约占五成。2022年前三季度,绿色债券发行迎来新高潮期,发行规模达8907.09亿元,超过2021年总和;社会债券发行规模次之,达3327.45亿元。
可持续主题债券余额方面,2017年以来整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22年9月底,中国境内可持续主题债券余额超过4.8万亿元,较上一年底增加20.2%,其中绿色债券和社会债券占据主要地位,分别占比47.40%和50.69%。此外,近年来新兴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债券余额增量明显,从2021年的353亿元增至2022年9月底的909.9亿元,增幅达157.8%。